成功者的思維方式
世界上的最成功人士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明智的思維方式是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How Successful People Think》是《紐約時報》暢銷書,本文摘取了該書的主要內容,希望對讀者有所啟發。
1、要知道你該把精力投放在什么地方,再利用80/20法則
把你80%的精力用在20%最重要的事情上面。要記住,你不可能把精力放在所有的事情上面,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做事要分清輕重緩急。
2、明智的人愿意接觸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人,他們愿意將時間花在那些能給自己帶來挑戰的人身上
3、好的想法是一回事,能不能將想法付諸實踐是另一回事
一個好的創意想法的壽命是非常短的,要想讓好的創意想法綻放出絢麗的花朵,你必須采取行動,讓想法不再僅僅是想法,讓想法開花結果。
4、你的思想不能一層不變,它也需要適時發展,不要停留在你最初的想法層面上
你也許有過這樣的經歷:你曾在凌晨兩點產生過一個你認為非常棒的想法,但早晨起來后就發現這個想法顯得那么愚蠢。想法需要內容對其進行塑造,也需要經得起他人的質疑和時間的考驗。
5、明智的人會選擇和明智的人合作
和明智的人一起思考討論是能使自己受益匪淺,很多時候它能為你找到成功的捷徑,這就是為什么頭腦風暴會如此有效的原因。
6、拒絕那種人云亦云的思維方式,凡事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很多人都會跟著別人的思維走,要想走出這個怪圈,你必須要有足夠的承受力來,因為不隨波逐流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思想壓力。(名人名言 www.lz13.cn)你要知道,總有那么有一群人在按照自己的思維行事,而往往取得成功的也正是那群人。
7、既要提前規劃,也要為自己留一點緩沖調整空間
凡事要都戰略性的長遠眼光,學會如何提前規劃。如果你對自己的目標定位非常模糊,那么你很有可能會一事無成。要想做到這一點,你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對問題進行分解;
問問自己為什么這個問題需要解決;
弄清主要問題是什么;
對自己的資源進行重新評估;
合理分配人力物力。
8、要想欣賞別人的想法,你必須尊重別人的想法
你的想法不可能永遠都是對的,學著給別人的想法一個機會。
9、進行內省式思考能提升你在決策過程中的自信和籌碼
蘇格拉底就曾說過:“沒有經過內省式思考的生活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10、不能總對自己說一些灰心喪氣的話,成功者往往會這樣想:我行!我可以!
明智的人看到的一般都不是不足和局限,他們看到的往往是成功的可能性。
習慣和觀念決定了你的貧富
1、致富
窮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賺錢和如何才能賺到錢,認為自己一輩子就該這樣,不相信會有什么改變。
富人: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來不是要做窮人,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強烈的賺錢意識,這已是他血液里的東西,他會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致富。
2、休閑
窮人:在家看電視,為肥皂劇的劇情感動得痛哭流涕,還要仿照電視里的時尚打扮自己。
富人:在外跑市場,即使打高爾夫球也不忘帶著項目合同。
3、交際圈子
窮人:喜歡走窮親戚,窮人的圈子大多是窮人,也排斥與富人交往,久而久之,心態成了窮人的心態,思維成了窮人的思維,做出來的事也就是窮人的模式。大家每天談論著打折商品,交流著節約技巧,雖然有利于訓練生存能力,但你的眼界也就漸漸囿于這樣的瑣事,而將雄心壯志消磨掉了。
富人:最喜歡交那種對自己有幫助,能提升自己各種能力的朋友。不純粹放任自己僅以個人喜好交朋友.
4、學習
窮人:學手藝。
富人:學管理。
5、時間
窮人:一個享受充裕時間的人不可能掙大錢,要想悠閑輕松就會失去更多掙錢的機會。窮人的時間不值錢的,有時甚至多余,不知道怎么打發,怎么混起來才不煩。如果你可以因為買一斤白菜多花了一毛錢而氣惱不已,卻不為虛度一天而心痛,這就是典型的窮人思維。
富人:一個人無論以何種方式掙錢,也無論錢掙得是多是少,都必須經過時間的積淀。富人的玩也是一種工作方式,是有目的的。富人的閑,閑在身體,修身養性,以利再戰,腦袋一刻也沒有閑著;窮人的閑,閑在思想,他手腳都在忙,忙著去麻將桌上多摸幾把。
6、歸屬感
窮人:是顆螺絲釘。窮人因為自身的卑微,缺少安全感,就迫切地希望自己從屬并依賴于一個團體。于是他們以這個團體的標準為自己的標準,讓自己的一切合乎規范,為團體的利益而工作,奔波,甚至遷徙。對于窮人來說,在一個著名的企業里穩定地工作幾十年,由實習生一直干到高級主管,那簡直是美妙得不能再美妙的理想了。
富人:那些團體的領導者通常都是富人,他們總是一方面向窮人灌輸:團結就是力量,如果你不從屬于自己這個團體,你就什么都不是,一文不名。但另一方面,他們卻從來沒有停止過招兵買馬,培養新人,以便隨時可以把你替換。
7、投資及對待財富
窮人:經典觀點就是少用就等于多賺。比如開一家面館,收益率是100%,投入2萬,一年就凈賺2萬,對窮人來說很不錯了。窮人即使有錢,也舍不得拿出來,即使終于下定決心投資,也不愿冒風險,最終還是走不出那一步。窮人最津津樂道的就是雞生蛋,蛋生雞,一本萬利……但是建筑在一只母雞身上的希望,畢竟是那樣脆弱。
富人:富人的出發點是萬本萬利。同樣的開面館,富人們會想,一家面館承載的資本只有2萬,如果有1億資金,豈不是要開5000家面館?(勵志電影 www.lz13.cn)要一個一個管理好,大老板得操多少心,累白多少根頭發呀?還不如投資賓館,一個賓館就足以消化全部的資本,哪怕收益率只有20%,一年下來也有2000萬利潤??!
8、激情
能不能干成大事,首先要看有沒有激情
窮人:沒有激情。他總是按部就班,很難出大錯,也絕不會做最好。沒有激情就無法興奮,就不可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大部分的窮人不能說沒有激情,但他的激情總是消耗在太具體的事情上;上司表揚了,他會激動;商店打折了,他會激動;電視里破鏡重圓了,他的眼淚一串一串往下流,窮人有的只是一種情緒。
富人:“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有這樣的激情,窮人終將不是窮人!激情是一種天性,是生命力的象征,有了激情,才有了靈感的火花,才有了鮮明的個性,才有了人際關系中的強烈感染力,也才有了解決問題的魅力和方法。
9、自信
窮人:窮人的自信要通過武裝到牙齒,要通過一身高級名牌的穿戴和豪華的配飾才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自信,窮人的自信往往不是發自內心和自然天成的。富人:李嘉誠在談到他的經營秘訣時說:“其實也沒什么特別的,光景好時,決不過分樂觀;光景不好時,也不過度悲觀”。其實就是一種富人特有的自信。自信才能不被外力所左右,自信才可能有正確的決定。
10、習慣
窮人:有個故事,一個富人送給窮人一頭牛。窮人滿懷希望開始奮斗??膳R圆?,人要吃飯,日子很難。窮人于是把牛賣了,買了幾只羊,吃了一只,剩下的來生小羊??尚⊙蜻t遲沒有生下來,日子又艱難了。窮人又把羊賣了,買成雞。想讓雞生蛋賺錢為生,但是日子并沒有改變,最后窮人把雞也殺了,窮人的理想徹底崩潰了。這就是窮人的習慣
富人:據一個投資專家說,富人成功秘訣就是:沒錢時,不管多困難,也不要動用投資和積蓄,壓力使你找到賺錢的新方法,幫你還清賬單。這是個好習慣。性格形成習慣,習慣決定成功。
11、上網絡
窮人:上網聊天。窮人聊天,一是窮人時間多,二是窮人的嘴天生就不能閑著。富人講究榮辱不驚,溫柔敦厚,那叫涵養,有涵養才能樹大根深。窮人就顧不了那么多,成天受著別人的白眼,渾身沾滿了雞毛蒜皮,多少窩囊氣啊,說說都不行?聊天有理!
富人:上網找投資機會。富人上網,更多的是利用網絡的低成本高效率,尋找更多的投資機會和項目,把便利運用到自己的生意中來。
12、消費花錢
窮人:買名牌是為了體驗滿足感,最喜歡試驗剛出來的流行時尚產品,相信貴的必然是好的。
富人:買名牌是為了節省挑選細節的時間,與消費品的售價相比,他們更在乎產品的質量,比如會買15元的純棉t恤,也不會買昂貴的萊卡制品
把握機會,提升自己
說到機會,我們通常是指那些稍縱即逝的有利條件和境遇。當好機會來臨,仿佛天時、地利、人和都匯聚到了一起。于是,我們會無數次地感嘆,做了許多努力,只差一個機會。對擁有好機會的其他人,我們也會或羨慕或妒忌。
若你只著眼于大家都看得見的出人頭地的成功,那機會看上去是很有限的——見過一本書,它意味深長的書名已經隱喻了這一點,書名叫做《第一名只有一個》。時下吸引眼球的成功,其定義往往很窄,于是一開始成功的機會就不多:學校里,每個班級幾十人,即便大家同等努力,最終第一名只能有一個;機構里,從基層到高層,人數一般呈金字塔形,越往上走,職位越少,盼望升職的人遠遠多于可以升遷的職位。眾人云集、人頭攢動的公共空間里,能瞬間獲得萬眾矚目的人寥寥無幾……本來實力、素養、業績相差無幾的人,為什么人家能上去你就上不去?你可能會歸結為:我就差一個機會。很多時候,我們認為能得到機會與人的出身背景、美貌、會來事兒等有關,而跟所有這些都無關的,那就是格外幸運、上天垂青。
然而,機會本身暗含著偶發因素??创齽e人和自己的境遇,如果只看到他運氣好、得到了機會,我運氣差、沒趕上機會,或者把希望寄托于不可測的時機,那對自身的成長或成功實在沒有太大的幫助。已有無數人說過類似的話:只知等待機會甚至抱怨沒等到,是弱者所為,強者會主動創造機會。
能主動創造,不再依賴變幻莫測的外界條件,不是消極被動地等待,也不是煩躁郁悶地抱怨,而是把自己的目標、選擇、意愿、勇氣、熱情、實力、靈活應變都投入進去,去和周遭的人及環境互動,在變化中博取所需要的機會。當有人持續這樣做,在努力尋找和創造機會的同時,也努力修煉內功提升自己,你會漸漸發現,即便一次兩次失敗了,只要沒有遭遇太惡劣的環境(比如天災人禍),這種人遲早能成事兒。他們無須依賴偶然時機,無須感嘆運氣不佳,對他們不斷提升的實力來說,有所成就是必然的。
當你拓展視野,把一切有利于成就自己、提升人際關系、改善處境的條件際遇都看成機會,包括從天而降的,也包括自己主動去爭取去創造的,那機會就非常多。這時值得注意的,仍是轉換眼光——同樣的條件下,有人看得見機會,有人只看見問題和障礙。就像一個老故事所說:兩個都賣鞋的銷售員,分別去考察同一塊處女地。一個沮喪地回來報告說:沒有機會,那里的人都不穿鞋。另一個則興奮地回來報告:有極大的發展機會!那里的人都還沒有鞋!
當然,后者看到的大好機會真要實現,至少還要摸清有相應購買力或潛在購買力的都是哪些人,此外還要有心理準備,培育市場需要一點時間。無論怎樣,有善于發現和捕捉機會的眼光,從長遠來看,更容易獲得成功和幸福。
好眼光包括清楚地知道你要去哪兒,目標明確時,既可以節省時間,只做與目標一致的事,也有機會把每一段經歷都轉化為更接近目標的階梯。很多人面臨的是另一重困惑,不是沒有機會,反倒是選擇很多,認不清哪個才是真正的好機會。
前兩年聽過一位創業者的經歷。那是一位已經在自己的領域成功并成名的女士,人到中年下海創業,愿意跟她合作的機會從四面八方涌來。在花了不少時間去弄清到底哪些才是好機會之后,有一天她忽然明白:重要的是先得知道自己要去哪兒,真正要什么。
當你眼光足夠好、清楚自己要什么,又專注于你能決定能選擇能影響的范圍,不愁機會不出現。你需要做的,只是健康地生活,做你熱愛的事情(無論那能成為工作還是始終作為愛好),跟親朋好友善意相處真情互動,學會肯定自己與他人的美善和閃光點,發現、創造并享受日常生活中的賞心樂事……總有一天,機會來敲門。
可以說,每一天都在給你一個全新的機會,讓你能夠更加認識自己,活出自己,越來越學會去愛,也讓自己活在愛中。